交失业保险有什么用途

  • 发布日期:2017-12-12
  • 阅读量:917
  •  失业保险用途: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1)保障基本生活功能:


      (2)稳定功能:


      (3)促进功能:


      (4)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其他规定:


      一是明确补贴条件。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的企业职工,需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同时,必须满足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是明确技能提升补贴标准。技能提升补贴标准根据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定。职工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和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分别为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同一职业(工种)同一等级只能申请并享受一次技能提升补贴,不同等级可分别申请享受技能提升补贴。不同职业(工种)可按等级分别申请享受技能提升补贴。


      三是明确补贴申报流程。技能提升补贴实行分级负责,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向参保所属区(市)人社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公示后,于次月失业保险金发放时,将补贴资金发放到申请人的社会保障卡中。


      缴费基数:


      一、缴费基数: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工资总额,个人缴费基数为本人工资总额。


      单位工资总额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予以认定其构成和计算方式。它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本人工资是指由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不包括其他来源的收入。


      二、计算失业保险费的因数:


      计算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缴费基数,即明确缴费的范围。如企业所得税的基数是企业所得额。从国外有关规定看,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工资,单位为工资总额,个人为本人工资。


      二是费率,即缴费义务人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比例。定率征收失业保险费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采用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本站信息除标注为原创文章之外的皆来自互联网,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如相关信息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16-2025 12333bsb.com 伴社保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0029713号